會記憶的不只是腦子(潛意識)還有能量
會記憶的不只是腦子還有能量
人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你到了某個陌生的場合,什麼也還沒做,就像一個觀光客到新國度,你真心客氣有禮的做個好客人,但是卻感覺到周遭人們客套而不真實的回應。彷彿對你避之唯恐不及,你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你快速的回憶從進入場合的開始自己是否有過不得體的語言肢體行為,你再次確定自己沒有任何的踰矩。此時,你的理性進入一種不明所以被排斥的矛盾之中,你搞不清楚是什麼原因,想打破僵局,但心中也已明白終究徒勞無功,最後也只好客套的應酬直到離開。
離開後,你很清楚你不會再回到那個場合,因為那不是歡迎你的地方。
原本不會太在意的你給自己一個磁場不合的理由也就釋然地繼續過日子,但經過兩三次甚至更多次如此的經驗,你的腦子終究想一探究竟,總是會不停回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沒做什麼為什麼要遭到如此的對待?久了也就開始對人群產生恐懼與莫名的敵意,失去更多交流的機會,也就讓你覺得自己似乎更孤獨的獨立於世外。
想找答案的你,開始一次次的追尋,希望能解除這格格不入的詛咒。
身處這樣情況的人也許背後的原因有很多,我今天與各位分享其中一個我認為的關鍵原因—能量。
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能夠記憶,那各位是否知道,能量也能記憶?能量記憶著你每日無時無刻只有你自己知道的思考內容。雖然他人未必知道你常在想什麼,但是你所思考的內容卻逐漸地打造你這個人所散發的能量,人的思維雖然多變,但是每一段時間思考的重心卻是有慣性。這個慣性就形成這個人的能量狀態,理性雖然已經社會化懂得遮掩真實,但是能量卻很單純的不停地記憶每個人的真實,並且無時無刻地把這個真實狀態散發出來。
在任何社會化的互動過程開始前,人與人之間已經進行了一場能量的觸碰與交流,就像是隱形的觸角般在眼神交流的第一秒,我們的感覺已經在告訴我們某些答案而讓我們選擇判斷去靠近或遠離。大多數時候這些決定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甚至那人多做些什麼也不會改變這個決定。
這幾乎是本能的決策,若硬要講出個理由大多數會收到的是搪塞或令理性無法接受的答案。
為什麼如此?那該怎麼辦?
關鍵在於「真實」!另一件事情是你必須知道能量隨時記錄著你的「真實情況」。那不是社會化的行禮如儀,客套寒暄,而是你無時無刻內在對話與思維的內容為何?
你的自我對話在做些什麼呢?
你在抱怨嗎?你有很多不滿嗎?你在評斷別人或自己嗎?你在所有企圖嗎?你在計算些什麼嗎?你在比較嗎?你在擔心嗎?你在害怕嗎?你在質疑嗎?你在祝福這個世界嗎?你在欣賞別人嗎?你在感謝嗎?你在分享愛嗎?……。
你在跟自己分享些什麼?能量就在記憶著你每一刻的存在的狀態。除了散發出你的真實給其他人知道。也散發著你所思所想的接收器等待著相應的情境連接成為我們所見的現實。
理性即使學會了許多感謝感恩行禮如儀的技巧,但是仍掩藏不了透過能量所散發出你的真實性。
大多時候這跟你行動了什麼好事或沒做什麼無關,而是在與人接觸之前你的內在累積了些什麼有關。(你的能量已把你的真實昭告天下。)
若是以這樣的標準,我想尋求破解詛咒答案的人心中應該有了更清楚的答案。你真實的累積了些什麼?只有你知道,而你的能量也讓他人知道!趨吉避凶是人的本能,你給自己的就是給別人的!
該怎麼辦?不是行為上的,而是從內在重新累積新的真實,至於要累積哪一種真實?內在對話內容是屬於個人的,你是主人你決定!
與各位分享
祝福各位
NAMASTE
瑟琳娜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