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世界中的選擇

和諧的內在看見世界的和諧 ,不和諧的內在看見不和平的世界。 和諧的內在能夠了解『和平』並無法以抗爭的方式而得到『真正的和 平』。 外在世界發生的一切都是緣於個人自覺或不自覺『選擇』之後的結果。 每個人都世界中的一分子,當失衡事件發生時,無論事情是否關己,都是一次 重新選擇與調整自我認知的機會。每個人都應學習負起自己意念選擇,語言選 擇,行動選擇的責任,不管自己的念頭是來自於過去或者當下、未來。 只有一個問題要問 :『這個『我』能更有意識的選擇支持什麼』?是支持 和諧或是不小心支持了其它。 我的思想的內容在這個當下是否支持著『和諧』? 我的語言的內容在這個當下是否支持著『和諧』? 我的行動的內容在這個當下是否支持著『和諧』? 如果你確定了以上,並且為『和諧』盡一己力。你會知道自己該如何覺察自己 的思想選擇,覺察自己的語言選擇,覺察自己的行動選擇。從自己開始延伸到 生活週邊的親朋好友。 沒有任何事情發生在自己的週遭是一種意外,真正的問題在於:『為什麼是你 碰到這樣的事情而不是他人?』失衡之後的你要選擇什麼?是選擇繼續支持和 諧?或者就此放棄和諧的可能性?每個當下都是一次重新決定你如何存在的機 會。 怪罪他人是比較容易的方式,因為自己不用負起責任,但是失衡卻不會因此而 消失,反而同樣的事件會一再的循環在你的世界之中,直到你看清楚自己的思 想、語言、行動是在選擇什麼?直到你重新選擇回到和諧為止。 如果一個人站在高點觀看他人,這人的思想很容易以自己的角度評斷他人,不 自覺的做了一種『選擇』,漸漸的失去包容與尊重的視角,當他自以為自己不 同於那人,生命事件由此開始啟動,因為人類唯有親身經驗相似相同的事件才 能感同身受其中的滋味。生命透過個人親身的經驗讓這個人知道自己並沒有與 自己評斷的那人不同。這時這人將要面臨接受原諒自己曾經評斷的內容,才知 道原來需要『包容』與『尊重』的重要性。 如果一個人站在低點觀看他人,這人的思想很容易陷入比較與自我侷限之中, 不自覺的也做了一種『選擇』,漸漸失去自我負責的生命態度,當他自以為自 己不同於那人,所以負責的事情應由那有能之人去做,自己因為無能而不用盡 力。生命事件也將由此啟動,因為人類唯有親身經驗相似相同的事件才能領悟 自己應如何為自己的生命負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