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2的文章

擁有與追求

圖片
人花很長的時間去追求 ,去追求自己以為自己不曾擁有的東西。卻常常忘記用珍惜的心態去把握住或發揮已擁有的東西。 待時過境遷,回過頭才發現花了自己大半歲月去追求的,居然是自己誤會自己在意,最後自己人生對自己腦中的記憶除了不停的『追』之外,什麼也沒剩下。 人追求的往往是自己以為自己沒有擁有的。另一方面,人又往往是自己看不見已擁有的。 已擁有的『看不見』,追求的又一場誤會。 這是甚麼樣的機制設計,讓人窮盡一生,虛度每一個可以喜悅的當下? 觀察這一切,想知道這一切的起因是從何開始的?目前發現最合適的解釋是 『一場誤會』。 每個人都是從對自己的『誤會』開始起步,然後慢慢去認識自己並學習如何不在受到自己誤會自己的限制。 怎麼說是『誤會』呢? 這個誤會可說是有百百種的型態。 例如:有的人誤會自己是救世主,卯起來當救世主,追求當救世主的快感,到某一刻才發現自己其實只是一個人。而當救世主的瞬間快感抵不上內心原本就存在的不滿。 有的人誤會自己很窮,所以認為不快樂的來源是貧窮,於是卯起來追求金錢,以為有錢就能得到快樂。到某一刻才發現自己窮得時候比有錢的時候更富有,擁有更多的快樂。 有的人誤會用很糟糕的方式對待自己是一種維繫關係的方法。 有的人誤會用委屈求全的方式會換得大家的體諒。 有的人誤會用評斷的方式會得到大家的關注。 有的人誤會 …… 。 誤會!誤會!誤會! 直到實際經驗一再的打破個人的誤會,才有機會去發現,原來自己的誤會自己的情況還真多。 這一刻,是一個偉大的覺醒時刻! 是一個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重新接受自己並非如自己的想像中的自己一樣。 事實上,每個人內在都用某種自我的詮釋來界定自己是誰。而這個界定,往往來自各種限制封閉而非開放的角度。 當明白了這個誤會的來源就是環繞著 自我角度的延伸時 ,有一個微小的契機在那個神祕的當下冥冥中的發生。 是否有一種更寬闊的角度可以讓自己接受不一樣的可能性? 是否自我可以發現我們所追求的是我們已經擁有但未曾正視它存在的東西? 原來我們追求的往往是我們『自以為』不足,而非真的不足的東西。 有的人問道:那為什麼還是有人貧窮?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首先必須先定義:什麼是真正的『貧窮』?更精準的...